深汕比亚迪汽车工业园一期项目加快建设中。 通讯员 左佛亮 摄
1月30日,农历牛年的最后一个工作日,深圳市深汕特别合作区管理委员会与比亚迪汽车工业有限公司签订合作协议。比亚迪在去年8月签约投资50亿元的基础上,追加投资200亿元,用于建设深汕比亚迪汽车工业园二期项目,两期投资共250亿元,全部达产后预计年产值超过1000亿元。
站在全局谋一隅,谋好一隅为全局。虎年春节前夕,深圳市深汕特别合作区(简称“深汕合作区”)收获百亿级产业投资项目“大礼包”,可谓“如虎添翼”,未来不仅将收获千亿产值,更让人期待的是项目产生的“虹吸效应”和示范效应,将有利于吸引更多上下游企业集聚深汕合作区,做大做强做优深汕新能源汽车产业。同时在全市“20+8”产业集群布局中,有力呈现深汕合作区打造深圳超大产业集中承载地的条件和实力,将加速深汕合作区培育壮大六大产业集群,助推智造新城聚势起飞,为深圳打造制造强市作出深汕积极贡献。
多位受访专家表示,比亚迪大手笔“追投”的背后,既映射了企业看好深汕比肩深圳市区的营商环境、日臻完善的城市配套、无限潜力的发展前景,更体现了深汕合作区坚定不移落实市委市政府部署要求,主动对接深圳所需、高效竭尽深汕所能的责任担当,亦为深汕合作区践行“特区带动老区 实现共同富裕”的历史使命,提供了有力支撑。
对接深圳所需 全力打造深圳超大产业集中承载地
作为深圳产业体系拓展的新兴城区,当前,深汕合作区正积极发挥深圳超大产业集中承载地的作用,按照深圳“20+8”产业集群布局,主动承接先进产业和先进技术,加快培育智能网联汽车、智能机器人、海洋产业、新材料、新能源、安全节能等六大产业集群,大力推进深汕智造城、深汕湾机器人集聚区两大先进制造园区建设。
在最近公布的深圳“十四五”科技创新规划中,深汕智造城已纳为全市11个创新集群区之一。在全市产业布局一盘棋中,总投资250亿元的深汕比亚迪汽车工业园将是深圳加快绿色制造和实体经济发展的重要推手,将为深汕合作区建设发展注入强劲的新动能,也将为深圳新能源汽车产业提供更宽广的发展空间。
随着国家“双碳”(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制定,新能源汽车产业站上C位。作为全国最早进行新能源汽车推广的城市之一,深圳是当之无愧的“新能源汽车之城”。根据2021年深圳经济数据,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4.7%,新能源汽车行业增长173.9%。
省政协常委、深圳市委党校(社会主义学院)副院长谭刚一直在密切关注深汕合作区的发展,带领团队深度参与深汕合作区早期相关规划工作。对于深汕合作区和比亚迪的签约合作,谭刚用了“三者强强联合”来形容:“相当于是发展势头强劲的龙头企业在极具发展潜力的区域,投资发展新能源汽车这个前景广阔的产业。”
谭刚认为,这对深圳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战略意义。一方面,可以拓展深圳产业发展空间,推动深圳经济实现量的合理增长和质的稳步提升;另一方面,可以形成深圳产业新的增长极,助力深圳在新能源产业上找到新的发力点。
深汕合作区468.3平方公里,土地空间广阔,其中25度坡以下用地约245平方公里,为发展新产业、承接大项目提供了坚实的支撑。深汕合作区规划建设深汕智造城为产业的集中承载地,规划研究范围面积约36.8平方公里,计划每年供给2平方公里以上的产业用地。深汕合作区以提供平方公里级的产业空间为优势和牵引,吸引深圳和珠三角制造业的优质产业,到深汕合作区投资发展。
深汕比亚迪汽车工业园一期、二期项目的快速落户,生动诠释了深汕合作区土地资源丰富、“一张白纸好作画”的后发优势,更展现了深汕合作区在服务深圳中发展深汕的使命担当。
竭尽深汕所能
营商环境释放强劲吸引力
深汕合作区何以赢得比亚迪“青睐”“追投”?
比亚迪作为深圳诞生的中国品牌,扎根深圳这片创新创业的热土,根越扎越深,枝叶越长越茂盛,持续为深圳城市绿色发展和经济建设提供有效的、接地气的解决方案。面对当前汽车百年变革历史机遇,比亚迪坚定看好深圳、看好深汕,积极响应市政府号召,不断加大在深圳的投资力度,主动融入深汕合作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布局。
“比亚迪在深汕合作区‘追投’200亿元,是水到渠成、顺理成章的一件事。对于深汕合作区来说也是一个重大的战略机遇。”中国城市经济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宋丁认为,比亚迪去年新能源汽车业绩大幅提升,多年来积累的优势已经到了一个爆发期,迫切需要扩大产业空间、提升产能。在此背景下,作为深圳本土成长起来的比亚迪选择在深汕合作区投资有两方面考量:一方面,深汕合作区作为深圳第“10+1”区,比亚迪在深圳管辖范围内投资具有非常好的政策支持,也有利于促进与深圳市政府之间良性政企合作关系。另一方面,深汕合作区不仅拥有广阔的产业空间,而且土地成本优势突出。
深汕合作区仅用了35天就完成比亚迪深汕项目一期A地块40万平方米土地整备,项目从对接、谈判、征拆到开工建设用时仅77天,创造了重大产业项目引进、建设的“深汕加速度”,这也让产业界看到了深汕合作区主动承接深圳市产业转移和先进技术转化,以一流营商环境服务保障项目落地的实力和决心。
此外,在过去的一年,深汕合作区加快与深圳一体化发展步伐,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不断在完善:深汕高铁站场规模雏形初显,小漠国际物流港开港运营,深汕西高速改扩建工程深汕合作区段进展顺利,超额完成市下达的5171套公共住房开工建设任务,深圳市第二高级中学(东校区)建设进展迅速,对接深圳中学承办深汕高中园……“低成本、高品质”的宜居宜业之城让营商环境不断提升。
牢记初心使命
打好产业牌带动区域协调发展
令人期待的是,深汕合作区 “牵手”比亚迪,将开创怎样的“多赢”空间?
“比亚迪追加投资200亿元在深汕合作区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这是一次有质量、有分量的投资行为。”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郭万达认为,对于深圳来说,比亚迪加大对深汕合作区的投资,留住深圳外溢高端制造业产能,能够稳定深圳的产业链和供应链,能够保障深圳都市圈发展能级稳步提升,带动欠发达地区协同发展、共同富裕。这是符合深圳城市发展规律、产业发展规律的必然。对于深汕合作区来说,汽车生产制造作为支柱型的产业,比亚迪250亿投资、千亿产值不仅能够带动当地的税收和就业,而且能够把相关配套的产业链、创新链和人才链带到深汕合作区,对推动当地的长远发展具有深远意义。对于比亚迪来说,深汕合作区作为深圳第“10+1”区,从土地成本、营商环境、配套设施、公共服务各方面综合来评估,这应该是市场效益最大化的选择。
据了解,过去一年,比亚迪交付汽车74万辆,其中交付新能源车60.4万辆,同比增长220%,连续9年居国内第一。对于比亚迪来说,年产60万辆新能源整车配套的核心零部件生产基地落户深汕,将极大提升比亚迪产能扩大市场先机。
谭刚认为,深汕合作区是深圳都市圈副中心、深圳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主战场。龙头企业的千亿产值项目落户深汕合作区,将有力推动产城融合、城乡融合,有助于补齐深汕合作区城市建设和管理治理的短板,加快实现与特区一体化、进而辐射带动粤东地区的协调发展,对于深汕合作区践行“特区带动老区 实现共同富裕”历史使命具有重要意义。(撰文 刘淑芳)